楊紅[中國傳媒大學老師]

楊紅[中國傳媒大學老師]

楊紅,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專職教師,藝術學非物質文化遺產方向博士,副研究館員,清華大學設計學博士後。 研究方向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數位化保存、展示與傳播,出版專著《非物質文化遺產數位化研究》,主持完成國家文化部文化科技創新項目“非遺資料庫構建分類及信息資源元數據研究”,在核心期刊及國家行業報刊中發表非物質文化遺產數位化保護、展示空間構建、數字傳播等方面論文二十餘篇。

個人資料

2001.9,中國傳媒大學,廣播電視編導(電視編輯方向)本科;

清華大學博士後30周年藝術論壇海報清華大學博士後30周年藝術論壇海報
2005.9,中國傳媒大學,廣播電視新聞學(電視新聞方向)碩士研究生;
2007.9,入職北京市檔案局,主任科員、副研究館員;
2010.9,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學(非物質文化遺產方向)博士研究生;
2014.5,調入清華大學設計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工作;
2016.7,調入中國傳媒大學經管學部文化發展研究院工作。

研究方向

非物質文化遺產數位化保存、展示與傳播。
在國內較早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建檔和數位化保護研究。出版相關專著《非物質文化遺產數位化研究》,入圍第十二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主持完成文化部科技創新項目“非遺資料庫構建分類及信息資源元數據研究”;相關研究還相繼獲得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一等資助和特別資助。

代表著作

出版信息

非物質文化遺產數位化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非物質文化遺產數位化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書名:非物質文化遺產數位化研究

出版時間:2014-03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作者:楊紅著
ISBN:9787509756485

頁數:240
字數:228千字

摘要內容

凝結著人類智慧與創造的文化遺產,承擔著記錄人類文明進程、展示多元文化記憶的重大使命。這些文化遺產既包括物質文化遺產,也包括非物質文化遺產。然而,在當代,隨著人類社會發展變遷的不斷加速,文化遺產的消亡也不斷加劇。當我們因這種文化的消亡而詬病於引起社會發展的科學技術時,也應該看到,在推動社會發展和人類生活變遷的同時,科學技術還具有搶救和保護文化遺產的功用。這種功用的其中一種實踐形式,就是利用資料庫等技術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數位化保護和保存。作為計算機科學技術中發展最快、套用最廣的一個領域,資料庫技術早已成為存儲、管理和維護各領域信息資源的主要手段,而且,資料庫往往就是信息資源系統的核心部分和基礎。
這裡所說的非遺數位化研究,主要針對當前在我國非遺數位化保護及資料庫建設中遇到的幾個核心難題展開理論與套用研究,包括:非遺數字資源核心元數據亟待統一、符合數字資源管理需求的非遺項目分類體系亟須進一步論證、非遺數位化保護的標準體系有待建立等。
本書旨在通過引入國內外相鄰相關領域成熟理論與做法,將非遺保護與保存、非遺數據描述和管理的雙向需求相結合,將非遺傳承和保護的規律轉化為非遺數字資源著錄和採集的原則,轉化為非遺資料庫概念架構、語義架構以及全流程標準規範控制的理念依據。
其一,提出了非遺數字資源的核心元數據元素集方案,即在復用都柏林核心元數據元素集的基礎上,賦予各元素以與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資源特徵相匹配的元素注釋,並適當增加元素語義修飾詞,以期達到兼容性與適用性最大化的目的。
其二,建立了非遺項目分類編碼體系,即將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分為傳統表演藝術,傳統工藝美術,傳統生產、生活知識與技能,傳統節慶與儀式4個一級類別,並在一級類別之下建立了二級類別的“雙層四分法”。
其三,對非遺數位化保護及資料庫建設的整個標準體系進行理論層面的梳理,確定了非遺資料庫標準化工作的具體內容,並通過引入美國等國數位化保存標準研究中資源格式、技術規範等方面的階段性成果,為國內非遺數字資源標準化具體文本的研究提供了務實的啟發。
近年來,大數據時代所引發的變革不斷迫近,通過收集和分析數據可獲取的巨大潛在價值不斷在各個領域被認識與發掘,已然開啟了一個又一個全新的視域。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領域,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的深度運用,特別是基於資料庫的非遺數位化保護時代將很快到來!

主要發表

1、《農民畫文創與數字傳播可行性的若干思考》[J],《藝術百家》,2016年1期;
2、《非物質文化遺產數位化記錄利弊與策略》[J],《文化遺產》,2015年2期;
3、《傳統村落建檔中的資源分類問題》[J],《文化月刊》,2015年4期;
4、《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智慧財產權保護體系銜接的幾個問題》[J],《民族藝術》,2014年1期;
5、《非物質文化遺產立檔的法律政策背景研究》[J],《中國檔案》,2012年12期;
6、《檔案資源與城市記憶的相關性研究》[J],《北京檔案》,2012年9期;
7、《檔案部門與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料庫建設》[J],《北京檔案》,2011年3期;
8、《“農村檔案資源共享工程”的傳播渠道和共建途徑》[J],《中國檔案》,2010年2期;
9、《大眾需求:媒體宣傳檔案的突破口》[J],《中國檔案》,2008年11期;
10、《檔案部門建設非遺資料庫的方式與方法》[J],《黑龍江檔案》,2012年2期;
11、《“非遺”保護需加強科學歸檔意識》[J],《檔案學通訊》,2008年6期;
12、Theprosandconsaboutthedigitalrecordingof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andsomestrategies[A],文化遺產檔案國際委員會(CIPA)第二十五屆國際研討會,2015年8月;

CIPA2016國際研討會海報CIPA2016國際研討會海報

13、PreliminaryStudyonExhibitionConceptandModesof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A],文化遺產傳承與數位化保護國際論壇,2015年12月;
14、CriticalIssuesinSafeguardingtheCulturalHeritageinChina[A],東亞人類學會2011年度國際論壇,2011年8月;
15、《數位化手段輔助古村落非遺保護的方式與要點》[A],第四屆中國古村落保護與發展研討會,2014年3月;
16、《非物質文化遺產數位化的冷思考》[N],《中國文化報》,2016.7.8;
17、《俯身播種:讓學術接地氣入人心》[N],《中國文化報》,2013.8.19;
18、《〈非遺法〉讓非遺檔案責無旁貸》[N],《中國檔案報》,2011.3.10;
19、《把檔案文化產品帶回家》[N],《中國檔案報》,2012.1.16;
20、《尋找最後的絲竹聲》[N],《中國文化報》,2004.7.15;
21、《這裡有空白要填補》[N],《中國檔案報》,2010.8.16。
(部分此處略)

相關評價

新華網北京3月22日電(記者周瑋)日新月異的數位化提供了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無限空間,但如何將數量極為龐大的非遺項目通過數位化得到保存和展示?我國至今還未形成成熟的解決方案。近日出版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數位化研究》,就當前我國非遺數位化存在的現實問題,充分借鑑國際經驗,提出了系統推進的解決途徑。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烏丙安認為,非遺數位化保護及資料庫建設,在國內無論是研究層面,還是實踐層面,都處於起步期。國外就此的專項研究也較少,《非物質文化遺產數位化研究》一書,系統研究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數位化基礎領域的關鍵問題,從而填補了我國在這一領域的空白。(欣聞)(來源:中國文化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